Image
UN Photo/Albert Gonzalez Farran

“粮食系统人工智能(AI)”倡议于今年七月在日内瓦举办的 AI for Good 会议上启动,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及其他现代技术提高电子农业生产力的新方式。

该全球倡议由弗劳恩霍夫海因里希·赫兹研究所(HHI)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发起,旨在增强韧性并以可持续的方式促进全球粮食安全。

其他组织,包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也将参与简化相关流程。

根据 FAO 数据,全球有超过 7 亿人面临饥饿问题,如果到 2050 年全球人口增至 97 亿,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上升。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粮食生产必须增加 70%。

然而,粮食安全是一个跨世代、多层面的复杂问题,因为全球三分之一的粮食由偏远地区的小农户生产。粮食生产者缺乏网络和资源,在创新体系中严重代表不足。

使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提供缺失的关键环节。

FAO 数字与农业信息学部主任 Dejan Jakovljevic 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催化农业与粮食系统的转型,实现前所未有的加速过程。

该倡议是 WFP 更广泛的全球人工智能战略的一部分,将持续至 2027 年。它在 ITU-FAO “数字农业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专注小组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展开。

倡议信息的核心主题是整合数字农业中现有的技术碎片化。标准化旨在促进互操作性,以开放、公平的方式克服碎片化,同时确保以用户为中心。具体而言,有四个行动领域:

  • 在整个粮食价值链中实施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及相关数字技术
  • 交流知识,分享最佳实践和见解,建立人工智能在粮食系统中的集体理解和专业能力
  • 建立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关系
  • 在实际环境中开发和测试人工智能应用

有关全球倡议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该网站